图片名称

医院知识库

knowledge base

苍耳


中药名:苍耳子(药用部位:带总苞的果实)
当地习称:抢拉子。
植物形态:一年生草本。根纺锤状。茎直立,被灰白色糙伏毛。叶互生,有长柄,三角状卵形或心形,近全缘。雄性的头状花序球形,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变坚硬。瘦果2,倒卵形。花78月,果期910月。
生长环境:常生长于平原、丘陵、低山、荒野路边、田边、房前屋后。
资源分布:明光各地均有广泛分布,资源丰富。
采收加工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干燥,除去梗、叶等杂质。
药材性状: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,长11.5厘米,直径0.40.7厘米。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,全体有钩刺,顶端2枚较粗的刺,分离或相连,基部有果梗痕。质硬而韧,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,2 室,各有 1 枚瘦果。瘦果略呈纺锤形,一面较平坦,顶端具一突起的花柱基,果皮薄,灰黑色,具纵纹。种皮膜质,浅灰色,子叶2,有油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
功效主治:辛、苦,温;有毒。散风寒,通鼻窍,祛风湿。用于风寒头痛,鼻塞流涕,鼻鼽,鼻渊,风疹瘙痒,湿痹拘挛。
注评:1. 苍耳子最早以“葈耳实”之名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被列为上品:“味甘,温。主风寒痛,风湿周痹,四肢拘挛痛,恶肉死肌。久服益气,耳目聪明,强志轻身。”2.《图经本草》曰:“葈耳,生安陆川谷及六安田野。今处处有之。”并附“滁州葈耳”图。明代《本草品汇精要》记载:葈耳实“[道地]滁州”。第一次写明苍耳子的道地产地是滁州。3. 外来种蒙古苍耳Xanthium mongolicum Kitag与苍耳的区别在于:蒙古苍耳植株分枝多;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椭圆形,连喙长1820毫米,宽810毫米,外面具较疏的总苞刺;总苞刺坚硬,红棕色,刺长 25.5 毫米(通常 5 毫米)基部增粗。苍耳植株有分枝,成熟的具瘦果的总苞卵形或椭圆形,连喙1216毫米、宽47毫米,外面疏生具钩的总苞刺。总苞刺稍细,刺长11.5毫米,基部不增粗。

相关附件